唐太宗李世民 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唐太宗李世民 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唐太宗李世民 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甘肃文化世代传承、历久弥新,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造就了甘肃人民兼容并蓄、和谐共处的鲜明特质, 锤炼了甘肃人民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坚定意志, 砥砺了甘肃人民勤劳淳朴、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 甘肃人文文化 GANSU HUMANITIES AND CULTURE
15 2020-07 【艺境观象】 作者:郑炳林(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朱建军,系兰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莫高窟,考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并走进洞窟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接着又来到敦煌研究院,... 15 2020-07 清晨,当霞光从三危山嶙峋的峰峦间升起,对面的鸣沙山断崖有了更加温暖的轮廓,山冈间如蜂房般密布的石窟苏醒了。两山之间,宕泉河的一溪细水从祁连雪峰而来,沿着河床中岁月雕刻的印痕,自南向北缓缓流过。高大的小叶白杨在河边挺立,阳光透过枝梢照耀着崖壁... 15 2020-07 2019年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研究院视察莫高窟、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护和弘扬传承敦煌文化艺术情况,同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毕生从事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的文物工作者,我亲...
上一页
1
下一页
18 2020-07 禹王峡禹王宝座禹王峡禹王石臼禹王峡禹王祭台近日,关于拟将“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的新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据悉,这次更名是为了彻底解决同一行政区域内,临夏州、临夏市与临夏县同名造成的种种不便。那么,临夏市为何要改名“河州市”呢?我们... 15 2020-07 什么是黄河文化?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会有着不同的解读与回答。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 15 2020-07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有强大的文化自信,才能在应对世界发展的风起云涌、波谲云诡时,从容持重、行稳致远。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我们才能更好地挺起文化自信的脊梁。 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15 2020-07 基于“长城”“长城地带”“长城文化因素”等概念的总体架构长城是历史上中原王朝为了保护农业文明地域、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而在农牧交错带修筑的具有浓厚军事色彩的大型墙体建筑群系。除了墙体本身外,还包括关城、城堡系统(墩堡、营城、卫所)、烽燧... 15 2020-07 专家观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城文化底蕴深厚。今天,我们的了解和认识,与长城的价值和意义相比,还差得很远。只有真的懂了长城的伟大,才能发自肺腑、身体力行地去热爱长城、保护长城。 要想理解长城文化,必须关注和回答以下问题:第一,有人说... 15 2020-07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甘肃考察时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上一页
1
下一页
15 2020-07 边塞文化是指边疆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边塞文化,形成于古代战争引发的多民族纷争与融合、多地域军旅迁徙、历代移民戍边等原因,综合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周边... 15 2020-07 怀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贸流通重地,也是古茶道的重要阶段。这是一个多民族血缘融合的地方,是晋冀蒙三省交合之地,满汉两民族的文化交融,使得华夏文明和游牧文明在这里交融结合,形成了怀安独有的民俗风情。蜿蜒的70华里明古长城、古城堡、瞭望台、烽...
上一页
1
下一页
15 2020-07 核心提示 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上,除了印刷术和造纸术以外,中国文化在西方一直具有较高的地位。以“中国风”为例,500年前,欧洲大批传教士来华,回国后他们向欧洲人传播了中国文化。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欧洲又掀起了一场“中国风”,既... 15 2020-07 《丝绸之路全史》 武斌 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光明书话】 2018年最新出版的有关丝绸之路著作,吸引读者眼球的有武斌先生撰写的《丝绸之路全史》。全书图文并茂,采用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神话、传说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丝绸之路全貌。... 15 2020-07 山丹大佛寺 赵武明 一座寺院,上演了多少传奇故事;一尊佛,蕴含着人间的多少传诵;一个水库,诉说着多少沧海桑田之变。这座寺院就是山丹大佛寺,这座佛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室内泥胎贴金坐佛,这座水库就是祁店水库。打开尘封的历史,让我们追忆那些鲜为人...
上一页
1
下一页
15 2020-07 大型玉璧神人共祭月镶嵌绿松石兽面纹墨玉璜浮雕舞蹈纹玉磬浮雕农耕纹玉刀圆雕飞天女神圆雕兽面神人齐家文化是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最后文化遗存,因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而得名,据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碳—14年代测定”... 15 2020-07 导语:齐家文化先民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生活在甘青地区的一群史前人民,他们主要居住在渭河下游、洮河中下游与湟水中下游地区,横跨了现在的甘肃、青海和内蒙三省。齐家文化先民们生活生活的地方大多数书高原山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他们学会因地制宜... 15 2020-07 齐家文化自发现至今虽已近百年,但在分期年代、地方类型、来龙去脉、对外关系等基本方面,仍然颇多歧见。本文拟将齐家文化置于欧亚大背景下, 重点从文化互动的角度,在我们曾提出的早、中、晚三期说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做进一步的梳理。一 形成于甘肃东南...
上一页
1
下一页
15 2020-07 无论多少次找,总是能在常山找到些新的惊喜。吃完了常山的鲜和辣,转遍了常山的风与景,现在又深深迷上了常山文化。常山历史悠久,连带着,常山文化也有些别样的风采,纸面上看总是不得要领,但许多东西记下来,就是在心里生根。日后触景生情,总会懂的。喝 ... 15 2020-0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血脉根源,每个地方都有区域印记深刻的文化。怎样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保留对这个地方的记念呢?文化传承无疑是重要的载体。常山有代代相传的文化,比如城乡神秘的传说,别具一格的风俗礼仪,令人肃然起敬的宗祠、民居、历史人物,以及方言、...
上一页
1
下一页
15 2020-07 辛店文化因瑞典学者安特生1923年至1924年期间发现于临洮县辛店村而得名。当年安特生在辛店发掘了25座墓葬,清理了20座,在辛店村以北的灰嘴屲遗址也发现了同类遗物。1947年,学者裴文中在洮河、大夏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发现辛店文化遗... 15 2020-07 有种付出不求回报无怨无悔,有种守护不辞艰辛坚持不懈,辛店文化博物馆的创建人杨凤兰和儿子、孙子三代人薪火相传,历经风雨艰辛,默默守护,所有的付出只为能让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辛店文化尽可能的得到最好的保护。悠悠洮河养育了两岸繁衍生息的人类,孕育了灿... 15 2020-07 辛店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同属于辉煌的彩陶文化之序列。3400年前,古羌人在洮河、黄河、大夏河以及湟水河河谷两岸过着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定居生活,兼具发达的畜牧业。家畜以羊为主,还有狗、牛、猪、马等。与此同时,袅袅炊烟下烧制...
上一页
1
下一页
2020 07-15 由于山羊角及陶器底部谷物印痕的发现,我们知道当时已采用农业和畜牧。陶制或石制的弹丸,也许是作狩猎用的,自然也可能是作玩具的。衣服方面,由于纺轮的发现,可见已有纺织品;大概冬天还利用兽皮来御寒。陶业很发达。陶质颇粗,羼杂有研碎的陶末。手制...
上一页
1
下一页
15 2020-07 在金川可以 穿越3000年看沙井西行500公里至玉门可以 穿越4000年看四坝而 如今不用再舟车劳顿就可以穿越时空在金川区博物馆同时对话两种史前文化3000年沙井文化(金川三角城遗址)沙井文化大致形成于公元前900年,约在公元前400年开始... 15 2020-07 甘肃玉门出土的四坝文化人形陶器湖北江陵藤店1号楚墓出土的战国皮手套中国史前就有雪地靴一直以为,名为雪地靴,应当与雪天防寒有关。事实是,它与寒冷有关,却与雪无缘。说它与雪无关,是因为它初问世的地点是在澳大利亚。一个姑娘深爱着一位飞行员,每当返... 15 2020-07 四坝文化是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形成于中原地区的夏代纪年内,因最早发现于今张掖市山丹县的四坝滩而命名。截止目前又相继发现山羊堡滩、东灰山、西灰山、壕北滩、过会台等四坝类型文化遗址。向西,四坝类型文化遗址在酒泉、玉门也有发现。距今约四千年左...
上一页
1
下一页
15 2020-07 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就痴迷中国传统文化的刘... 15 2020-07 竹简文化,竹简从表面上字面上看他都是用竹子来写字,果不其然。竹简,在我们的造纸术还没有那么延伸的时候,在战国时期一直到了魏晋时代的写字要用的。用竹子来经过细细的削整理后,用线将它们穿起来。其实从竹简的延伸和发展出去的还有——木牍。我们写字用... 15 2020-07 简牍是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威汉简,以其数量多、保存好、内容丰富、史料可贵等独有特点成了中国简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仪礼简、王杖简、医药简... 07 2020-07 隧长焦永死驹劾状阳朔二年传车亶轝簿相利善剑册 小知识·关于简牍 人类文字书写的历史已经走过好几个阶段。当然,我们现在还在用纸笔书写,尤其在学生阶段,硬笔与纸张依然是主要书写工具,但职场人的书写方式早以电脑输入为主了。环视中国人的书写历...
上一页
1
下一页
2020 06-30 景点介绍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北侧的五营乡,距离天水市区车程约100公里。这里是距今8000年-50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也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之一。如今的大地湾遗址建设了博物馆、遗址复原、宫殿遗址馆等设施,游客来此可以参观文物... 02 2020-07 【作者简介】邓建富: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考古发掘表明,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达到了中国史前彩陶制造工艺的巅峰, 并正好衔接了黄河中、下游彩陶的衰落期, 成为中国史前彩陶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但是,对这一以彩陶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的起源、发展问... 02 2020-07
上一页
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