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空中电车” 带你打卡悬崖上的网红村

发表时间:2020-08-11 08:53作者:刘宇玮
要说翻译得 " 信达雅 ",古路村的名字应该算一个。古路村本应叫 " 咕噜村 " 的,因为峡谷的风把石头吹到大渡河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从咕噜到古路,声音变了,还多出了一条 " 路 "。古路村和路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位于大渡河大峡谷腹地的古路村)
古路村位于四川省汉源县永利乡的峭壁上,村子下就是奔流的大渡河。古路村人说,他们的祖先是为了躲避战乱才到这高山上来居住的。
曾经护卫过他们的艰险,成了发展之路上的难。
(2016 年,古路村村民从骡马道上山)
2005 年,记者第一次爬上古路村。不通电,不通公路,没有手机信号,好在悬崖上开凿的路通了不久,村民们再也不用攀着藤条钢梯出行。离开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送记者到村口。问他们最大愿望,竟是下山看一眼成昆铁路上呼啸而过的火车。
(2016 年后,安装护栏后的骡马道,让村民出行更安全)
从 2005 年到 2020 年,记者多次回到古路村,看到、听到古路村的变化。10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古路村人实现了从木梯到钢梯,再到骡马道、沥青路和索道的多样化出行;他们告别茅草屋搬进新砖瓦房;他们不再 " 靠天吃水 ",实现防冻管网通到每家每户,一年四季用水不愁;他们用上放心电,娃娃晚上写作业不再担心两眼一抹黑;他们拥有智能通信设备,和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开起了农家乐,老腊肉和豆花饭成了游客的最爱 ……
(2018 年,古路村第一条公路建成,村民出行更方便。上图摄于 2005 年,下图摄于 2020 年)
2014 年脱贫攻坚开始后,古路村精准识别贫困户 46 户 181 人,贫困发生率 43%,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仅 2140 元,成了汉源县 63 个贫困村之一。
(2018 年,古路村首条公路建成,拉近了村民和外界的距离)
2018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 9360 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 4260 元,完成了 " 贫困村 " 退出任务。
(2018 年,索道建成运行,村民出行更方便)
从悬崖绝壁到索道飞渡,古路村因 " 路 " 得名,因 " 路 " 贫困,因 " 路 " 而发展。2020 年 7 月的一天,透过缆车的玻璃,云雾缭绕中的骡马道若隐若现,3 分钟后,游客就踏上通往古路村的沥青路。这不只是古路村一个村庄的路,也是全国千千万万个村庄,脱贫奔小康的路。


上一篇四善桥
下一篇道巷庙
分享到:

版权所有:甘肃文化旅游网   

电话:0931-8461187     邮箱:1129578990@qq.com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正宁路古玩城117号商务楼5楼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甘字第00163-1号   陇ICP备16000402号-1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87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