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桥发表时间:2023-03-11 09:04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农历五月初五,甘肃洋务总局彭英甲等与德国泰来洋行喀佑斯就包修兰州黄河铁桥一事拟定了初步的合作合同,喀佑斯请工程师进行实际勘测,勘测结果出来后,德方认为“黄河水性,虽云湍急,若如所以章程架修铁桥,甘愿保固八十年”。 兰州黄河铁桥施工旧图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4月2日,庄浪县举人牛献珠致禀彭英甲,请求停修兰州黄河铁桥。他还列举了修建黄河铁桥在发生战争时的六大弊端。彭英甲对牛献珠的观点予以回击,认为建桥正当时宜,刻不容缓。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6月18日,兰州黄河铁桥南北两座牌厦竣工。每座牌厦均为三开间,雕梁画栋。牌厦前后共悬名人匾额四块:其中由升允题写“第一桥”匾两块,分别置于南北桥头;另有“九曲安澜”、“三边利济”匾各一块。在铁桥两头立了两块石碑,由升允撰文记述铁桥修建始末。
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由曾任甘肃省主席刘郁芬手书的“中山桥”匾额,被悬挂于跳桥南面的牌厦上,“第一桥”从此改名中山桥,并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