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中华文明五千年 探究甘肃文化六特征发表时间:2023-08-14 14:3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的薪火传人,不但要摒弃1840年“文明蒙尘”以来因文化不自信而产生的“疑古”思潮,更要跳出西方文明标准的窠臼,加快构建东方文明评判体系。立足地处黄河上游、具有八千年文化史的陇原大地,再结合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的民族记忆、古代文献和考古成果,我们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更加自信,同时对甘肃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踌躇满志。 大地湾遗址复原图 一、文化和文明 考古意义上的“文化”早于“文明”。文化开化人类,产生文明;文明分化阶级,缔造国家。 文化。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作过形象概括。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才得以开化,从真正意义上区别于动物,才被称之为“XX文化”。我国较早进入这一时代的文化有黄河流域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等,距今9000年到7000年不等。这一时期,人类大量使用磨制石器,经济形态由采集狩猎向种植畜牧转变,开始聚居和定居,发生了农业革命,由食物采集者一跃成为食物生产者。在中国,可对应传说及文献记载中的“三皇”时代。 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的南佐遗址的“宫殿区” 文明。正如恩格斯讲“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最根本标志。距今约6000年到4000年,世界上几支先进的文化形态先后在北非、西亚、南亚、东亚的大河流域创造了四大文明,分别建立了文明古国。但西方学者基于对古埃及、古苏美尔等文明的研究,提出了城市、冶金、文字等文明三要素,一度认为中国文明始于晚商,距今只有3000多年。近年来,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深入实施,实证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大地已经出现了多个区域文明中心,即国家。尤其是距今5300年的良渚古城于2019年申遗成功,让世界公认早在5000年前的中华大地已有国家文明,而且实证了文明形成的关键是贫富分化产生阶级,出现国家政治实体。同时,对距今5000年左右的甘肃庆阳南佐遗址、河南双槐树遗址的最新发掘,实证了中华文明自有国家之初,中心就在黄河流域的泛中原地带。这一时期,可以对应传说及文献记载中万邦林立的“五帝”时代。 二、多元的中华文化,一体的中华文明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费孝通先生有“滚雪球”理论,严文明先生有“重瓣花朵”理论,张光直先生有“交互作用圈”理论。从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来看,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但华夏民族的主根在黄河流域,主脉是仰韶文化。 圪垯川仰韶文化史家类型时期环壕聚落 文物能讲史。研究史前文化的分期及演进过程,陶器等文物是主要对象之一,再结合其他考古证据及后世文献,对尚未发现文字的仰韶、龙山、夏文化可做比较科学地推论。距今6000年至5000年间,处于考古意义上的仰韶文化时期,属仰韶文化半坡和庙底沟类型的华美彩陶影响范围西至甘青、东至东海、南至长江流域、北至蒙辽地区,从中可以窥见史书记载的“涿鹿之战”:华夏集团在与各部落的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炎黄及其中原地区从此成为古代中国的认知核心,奠定了文化意义上的中国。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后,是考古意义上的龙山文化时期,快轮制陶技术及黑陶产品风行华夏,良渚、南佐、石家河、陶寺、双槐树等大型都邑相继出现,从中可以窥见史书记载的“五帝时代”:华夏、东夷、三苗集团互有进退,出现国家雏形,尧舜禅让,中国进入文明社会。距今4000年后,二里头文化勃兴,陶器渐少,铜石并用,夏商周先后建立“家天下”的王权,中国正式进入王朝时代。 史家不妄言。《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讲“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说明两三千年来其实都是一脉。《史记》是否为信史?甲骨卜辞已证明《史记·殷本纪》完全可信,以此类推《史记·夏本纪》关于商代之前历史的记载绝非子虚乌有。事实上,史前神话传说(民族记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可以进行互证。就历史的信息量来说,人类记忆大于文献记载;就历史的真实性而言,文献较记忆更为理性;要还原历史的话,需考古来印证。如黄帝命仓颉造字“天降粟、百鬼哭”的史前传说,也一定是民族记忆的现实投射,在战国典籍和《史记》中均有记载。由此推断,我国文字的创制一定是在黄帝时代,中华有文字的文明绝不少于5000年,今后只需类似殷墟甲骨的考古发现而已。 马家窑彩陶 科学已证实。复旦大学李辉、金力教授《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研究发现:在距今6000—5000年,华夏族从汉藏语系群体中分化出来集聚在黄河中上游盆地,这就是汉族前身。藏族也是渊源于黄河中上游。这就是说,在东亚的现代中国的先民,从血缘系统来看,他们数万年来一直未变,尤其是最近五千年来的人群基因,更是集中在黄河流域中游。这里的远古时代男人,也就是说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缔造者主要来自黄河流域中游的古人。再分析地理气候因素,中国地理走势西高东低呈三个阶梯状,在1.2万年前第四季冰期结束后,黄河、长江才成为大河,在孕育文明的同时水患不绝,黄河中上游渭河流域的秦陇黄土塬,如同现实版的“诺亚方舟”使文明薪火得以保存。在洪水退去后,华夏先民再向黄河中下游及南北各地迁徙融合,逐步形成今天中华民族的主干。这也证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河风情 三、古老的甘肃文化及其时代意义 历史学者李学勤讲:“中国历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疑问和谜团,恐怕都不得不求解于甘肃。” 从大地湾文化到青铜时代各文化,甘肃地区的史前文化线索清晰,传承有序,没有断层,它与黄河中下游、江汉以及河西草原的古文化既相互交流影响,又独立发展,走出了炎黄,孕育了羌戎,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库、文化培养皿。 大地湾遗址生活场景复原图 回眸距今8000年的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正是这支从黄河上游渭水流域走出的华夏先民,广泛吸收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西辽河流域先进文化因素,而且将西域的冶金术、绵羊、黄牛、小麦等源源不断引入中原,一次又一次推动中华文明走向繁荣强盛。 在“三代”之间,周先族祖后稷之子不窋于夏末带领族人“奔戎狄之间”,兴起于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后又迁至陕甘交界一带,起兵灭商,建立周朝。他们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推动者,并创立了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等,“周礼”至今根治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成为我国礼仪之邦的文化符号。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制品展 春秋战国时期,秦人也在甘肃兴起、建国。他们族出东夷,攻伐西戎,始置郡县,攻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国,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政权制度基本格局,强化了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 基于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历史贡献,加强对甘肃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甘肃力量,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取之不尽的陇原营养。要挖掘和汲取甘肃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有六大特征值得研究阐释、继承发扬。 2019年女娲祭典仪式 一是根脉性。用大历史观看待甘肃各地流传的伏羲、女娲、黄帝、大禹等人文始祖传说,结合历史和考古追溯中华文明源头,守根铸魂,固本培元,呵护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培育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 二是坚韧性。认识自大地湾开启甘肃8000年文化史以来羲皇初祖、炎黄共祖、周秦先祖接续守护华夏文明火种,接力谱写中华伟业的坚韧与顽强,同时也关注乱世中如“五凉”儒学传统在甘肃的延续,倡奋斗精神,传民族薪火,育龙的传人。 裕固族传统服饰、婚俗资料图 三是包容性。研究甘肃自远古以来兼容农耕与游牧两种文明于一炉,荟萃中原与草原文化于一体,沟通东西南北文化合流的开放包容特质,传承弘扬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是开拓性。研究华夏先祖、周秦先祖从黄河上游走向中原,汉唐盛世出河西走廊经略西域的历史轨迹,涵养大国情怀、全球视野和进取精神,锻造“高尚”“勇武”民族性格。 嘉峪关关城 五是统一性。研究“百代皆行秦政法”的成因、特点以及秦统一文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认识河西走廊在汉唐等大一统王朝的战略地位,探究元代经“凉州会盟”统一西藏、清朝立足甘肃收复新疆的历史抉择,认识长城文化对甘肃人的钢铁长城品格、热爱和平精神的塑造,强化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 六是人文性。研究黄河文明特别是周文化崇尚礼乐、重视农耕的思想,丝路文化及敦煌学蕴含的包容、和平、关怀等人文精神,以及草原民族崇尚自然的文化,溯源中国人崇天道、尚仁爱、护生态的精神源头,去发现人类共有的精神追求,挖掘中华文化的世界品格。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上一篇甘肃四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