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日电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近日开展“两进两不进一办好”活动,即古诗词进校园、普通话进校园、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和教师不带手机进课堂、办好校园广播,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提高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一是古诗词进校园,让经典诗文浸润学生心田。将古诗词诵读列入全县中小学校教学计划,结合不同学段特征,充分利用早读、课前两分钟、课间操、放学路队等时间,采用集中朗诵、分散背诵、同学结对配合诵读等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古诗文诵读活动。组织“一周一诗词”、赛诗会、诗歌朗诵、诗词表演、古诗词书法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学校电子屏对规定诵读古诗词有计划地进行滚动播放,校园广播站开辟诵读专栏,校园橱窗张贴经典古诗词海报,积极营造诵读古诗词的良好氛围,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赞扬。
二是普通话进校园,让最美语言伴随师生成长。将“人人都讲普通话”作为“两进两不进一办好”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全县范围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倡使用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师生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宣传推广普通话的引领作用,组织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制作宣传标语、黑板报,召开“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主题班会等,营造使用规范汉字、学说普通话的浓厚氛围,规范师生日常用语。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讲好普通话”“我给父母当老师”等系列实践活动,实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推动一个群体”,形成了人人讲普通话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理性面对网络生活。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过分依赖手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将“学生手机不携带进校园”列入全县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通过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手机问题”专题家长会、“把手机留在家里,把心留在学校”主题班会等方式,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为全县中小学校安装公用电话,部分学校还安装了可视电话,方便学生与家庭沟通交流。
四是教师不带手机进课堂,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全县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相应制度,把教师带手机进课堂列入教师行为负面清单,确定为教学事故,纳入教师考核评价,坚决杜绝教师在课堂接打手机,避免因手机铃声影响课堂质量。县上不定期组织抽查,加强日常监管,督促教师规范自身行为,摒弃上课接打电话的不良习惯,全身心投入课堂,自觉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五是办好校园广播,奏响立德树人美丽乐章。支持全县中小学建立校园广播系统,积极鼓励学生录播节目,以自己的声音传送党中央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讲述新时代好少年的感人事迹。通过录播形式多样的广播节目,积极宣传身边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的先进事迹,为中小学生树立做人做事的榜样。新学期伊始,各学校专题设置“共抗疫情,爱国力行”校园广播节目,为中小学生宣传抗击疫情知识,强化疫情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