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古浪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发展纪实-中新网甘肃

发表时间:2020-07-13 10:43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9日电 (通讯员 李宗新)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拓展人才培养渠道,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有力推动古浪职业教育发展。
古浪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始建于2006年,是一所全日制职业高中。这里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设施完善,汇集着古浪大地职教学子的大学梦和就业梦。学校现开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护理技术、酒店服务与管理、会计、学前教育、现代农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先后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甘肃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武威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武威市艺术教育示范校”“古浪县教育教学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被多家高职院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
学校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始终坚持“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按照“专业创特色,课堂求精品,质量争一流”的办学目标;秉承“崇德 、厚技、自强、有为”的校训,形成“敬业爱生 博学善导”的教风、“勤学苦练 知行合一”的学风和“明理 诚信 团结 协作”的校风。坚持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和向应用型高等院校输送专业对口人才为导向,全校师生奋力拼搏、携手共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管理日益规范,德育工作成效显著,教学质量逐步提升,从建校初期的100多学生,到现在在校学生突破2000人,实现了跨越发展。
强化管理,质量兴校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学校领导班子在多年管理的基础上,绘制了贯彻“四本理念” (人本、校本、生本、课本),推行“三级自治“(校级、年级、班级),实施“两组协作”和“两项实践”(实训实习实践、德育实践)的治校方略,掀起了以绿色课堂创建、队伍优化组合、强化实习实训,精细管理为主线的全面改革。特别是教研组与年级组的有机协作,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有效平台,教师在这里施展才华,释放能量,不仅实现了自我快速成长,还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营造了“事业凝聚人、环境塑造人、成就激励人”的内部环境。
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制定“一日一学”措施,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推行“狠抓常规+细规范节+密集督导+考核评比”的精细管理模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发挥“头雁效应”,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处室负责人,强化管理,严管细抓,坚持规范化管理,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努力创设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
全体教师认真参加师德师风网络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同时,每年组织选派教师参加项目和能力提升培训,并通过组织受训教师开展培训专项汇报、推广、交流活动,促进全体教师理念转变和能力提升。结合教学实际,定期举办校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教育教学竞赛。每周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
夯实基础,拓展内涵
中职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但中职学校的课堂,同样可以精彩纷呈,关键在于用心与创新。为此,学校着力构建绿色课堂,精细课堂管控。课堂上,教师既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更注重练习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追求“三讲”(只讲易混点,只讲易错点,只讲易漏点)、“三不讲”(不讲学生已学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学生不能学会的),强化学生重体验、强素养,主动参与、深度体验、智慧共享,培养学生主动担当、探究、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的综合素养逐步得到提升,“四追问”(追问同学、追问自己、追问老师、追问家长)的良好习惯初见端倪。课堂的时效性、精彩性大大提升。
按照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与职业岗位群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元化、模块化和综合化课程体系;在实施教学计划中压缩理论课时,强化实验实训课;提高技能标准,处理好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建立以基础文化课与基础专业课为主的基础课程模块(基础平台)、以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为主的能力课程体系(能力平台),以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形象礼仪和人际交往等校本课程组成的拓展课程体系(拓展平台)。
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根据市场需求,依据特色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实现推行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大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职业生涯与规划》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对接,开展顶岗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生产、技术等知识,实现角色转换,为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等需求,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采用多形式、多模式实现与企业、学校对接,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拓展办学渠道,实现校企、校校和集团内深度融合。与中星电器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有限公司等以“工学交替”形式实现电子电器维修专业实习实训、校企合作;与古浪县幼儿园等以“教学见习”模式对接学前教育专业的校外实习,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制定了《古浪职教中心实习管理制度》。实习过程中,强化组织领导,提前制定学期实习工作计划,并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实习中不断细化管理,从实习前召开家长会、动员会,到实习中的就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都以确保学生实习安全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为主要任务。通过强化实习职责,加强与家长和实习企业的协调沟通,认真落实实习计划,顺利完成了生产实习任务。
积极参与中、高职一体化建设,和武威职业学院、甘肃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学院、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协议。目前已加入武威职教集团、甘肃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甘肃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甘肃钢铁职教集团、甘肃工业职教集团等,加强了集团内部的合作交流。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满足家长学生教育需求,是教育教学的根本。学校狠抓对口升学和技能大赛,输送一批又一批学生到省内外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继续深造,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基。市县技能大赛成绩斐然,省级技能大赛不断突破。近三年来,参加市级技能大赛获奖2325人次,省级技能大赛获奖10人次;参加中高职一体化394人;培养毕业生2106人,其中2055人升入本科和高职院校继续深造。良好的教学质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彻底转变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和偏见。
德育引领,文明校园
谁都知道,中职学生要比普高学生难管理。这个“难”字,体现在学生思想认识模糊、行为习惯偏差、自控能力较弱等,德育工作面临诸多难题。知难而进,破解难题,创新德育,古浪职教中心一直在探索实现德育最优化的最佳途径。
走进公寓,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走进餐厅,促进情感与情感的交融;走进学生,进行生命与生命的对话。领导班子带头“三走进”的工作作风和及时开展的全校师生纪律作风整顿月活动,引领和催生广大教职工纪律作风和学生纪律学风的迅速转变。教师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争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广大教职工孜孜以求的目标;学生尊师重学,文明礼貌,展现自我成为新常态。
制度化开展入校园安检,公寓寝室、班级及校园角落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地毯式排查,杜绝了手机、香烟和一切危险品在校园的出现。常态化开展交通、消防、饮食、反校园欺凌教育、演练活动等,为师生创造了和谐、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
置身校园或课堂,处处彰显的是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这些深刻的变化体现在细节上。校领导经常深入餐厅,亲力检查,与学生同餐。值周教师、值日班主任时时巡察,餐厅管理精细化程度不断加大,饭菜可口,彻底实现了让师生吃得饱、吃得好的目标。公寓管理精细化,室内整洁文明化,生活井然有序化。社团活动规范,异彩纷呈,学子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放飞自我,团结和谐、默契协作氛围浓厚。志愿者热爱志愿活动,美化校园环境,倡导奉献精神,为建设环境优美,创建文明校园贡献了力量。
各职能处室和值周教师抓住重要时段、重点区域、关键少数,齐抓共管,加强管理,整顿校纪校风。政教处明察暗访,用心用情,教育引导学生努力上进,勤学求知。值周组进行纪律学风与安全教育检查。年级自治---安排班主任经常巡查,值日班主任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班级自治----德育班同学清扫学校操场,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学生处负责人、各班主任每天走进学生公寓,安全排查、卫生检查、督促就寝等,室内整洁文明,对培育品味高雅,学风优良的公寓文化进行初步探索。
特色文化,浓厚氛围
古浪职教中心大力开展“展职业特色,强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和谐进取的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德育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各类活动精彩纷呈,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以主题引领活动,用活动渲染主题。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专业技能比赛、法制讲座、禁毒教育、演讲比赛、经典诵读、学雷锋系列活动等,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创建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建设为契机,校内陈设与布置合理,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整个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资源共享、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目标,采用联合非学历培训模式,全面开展各种社会培训、信息化考试等培训服务工作,同时积极配合人社、劳动、教育局等部门,开展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到客运中心、敬老院等开展志愿服务。
社团中心通过积极组织各类活动或参加各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多次组织和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舞蹈社团多次参与市、县、校的文艺汇演,并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认可;篮球队和足球队均参加古浪县中小学体育比赛分别获得亚军的优异成绩;创客空间社团同学参加武威市机器人大赛并获得冠军;校园广播站的同学多次担任学校各类文艺演出主持人,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老师的肯定。
每年5月在县城中心广场举办的职教宣传月暨活动周启动仪式,精彩的文艺节目、社团展演、技能操作,既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更是对职业教育的宣传。
科学规划,跨越发展
县上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多次到古浪职教中心指导调研工作,针对古浪职教中心校舍不足问题,反复论证,科学规划,谋划扩建,着力解决制约职教中心发展的瓶颈,破解难题。2020年春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城中心黄金地段划拨土地260亩,投资近4亿元,立项易地新建古浪职教中心。
新校区建成后,教学、活动、生活、实训等场所设备将全面完善,可容纳5000名学生就读,将彻底解决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校舍场地不足的难题,为我县职业教育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学校将进一步提高专业师资队伍质量,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教育,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我县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人才,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智力支撑作用,为加快古浪职业教育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古浪职业教育将步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版权所有:甘肃文化旅游网   

电话:0931-8461187     邮箱:1129578990@qq.com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正宁路古玩城117号商务楼5楼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甘字第00163-1号   陇ICP备16000402号-1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87

全站搜索